• 必赢565net官网



  •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打击食品安全谣言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2019-7-10 12:57:49 人评论

      6月25日由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发布的《2018年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食品安全谣言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影响范围和危害有所减少 ,但食品安全谣言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 ,食品安全谣言的全链条 、智能化、立体治理格局还有待完善。报告公布的去年食品安全谣言十大案例分别是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炝锅致癌 、用海绵做八宝粥 、薯条治脱发、草莓是最脏水果、热柠檬水能治疗癌症等。(7月7日《工人日报》)
      食品安全谣言每年都有 ,去年也不例外,纵观十大食品安全谣言案例,都是熟悉的谣言套路,拿一些似真似假、伪科学的概念忽悠人,用危言耸听、夸大其词的观点吓唬受众 ,很多人不明真相 ,又容易轻信 ,就会被谣言蒙骗住。而且 ,由于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关心,很多人基于宁可信其有的想法,见到食品安全谣言往往不加思索 ,就会下意识转发,又助长了谣言的病毒式传播,令其影响迅速被扩散到整个网络。
      诸如星巴克咖啡致癌 、草莓是最脏水果、热柠檬水能治疗癌症 、醋蛋液包治百病等十大食品安全谣言,有些是道听途说 ,有些则是夸大事实,还有些乃是牵强附会,甚至于虚构概念 。显然,这些谣言都违背了科学事实,没有确凿的理论和数据佐证 ,造谣者为了达到骗取流量、售卖商品、利益变现等目的 ,不惜弄虚作假捏造谎言 ,以图获取高额的点击率,并将网友当成利益收割的对象。
      谣言满天飞 ,辟谣跑断腿。食品安全谣言一旦产生和传播后,就会在网络扎下根,很难进行彻底的根除,有些谣言年年都在传播 ,还有些谣言则每隔几年,就会被重新翻出来,用新的形式包装,再次被广泛传播开来。相比之下 ,辟谣的难度则就大了很多 ,主要是用户对谣言的关注度更高,对辟谣文章却不怎么关注,有时知道了真相,也缺乏转发辟谣的动力 ,以致谣言打而不绝 。
      近年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发布了辟谣机制  ,对食品安全谣言进行实时监控 ,用户如果打开某些食品安全文章,就会接到相关谣言提醒 ,用户也可以自行提交疑似谣言,以求系统辨识真伪 。在这样的主动辟谣机制下,食品安全谣言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影响范围和危害有所减少,但谣言产生的环境并未彻底根除,国民的整体科学素养仍然不足,食品安全谣言还在一定的范围内滋生和传播 。
      与食品安全谣言的斗争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工作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谣言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营造一个人人喊打的社会环境 ,让谣言失去生存空间。信息社会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食品安全谣言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打击,及时提醒广大用户,免遭谣言的忽悠,降低被骗的概率 。另一方面,则要花大力气去培养科普人才,提高国民整体科学素养 ,培育质疑精神,实现对谣言的主动辨识能力。

    相关资源

      暂无相关数据...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