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赢565net官网



  •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城市应急管理,不妨引入“共享”思维

    2019-7-30 9:11:32 人评论

    962bd40735fae6cdce4a14bd7e5c3c2140a70f60.jpeg


    ▲降雨造成路面积水,市民蹚水前行。图/新京报网

    进入雨季以来,我国不少省市遭遇暴雨洪灾 ,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许多地方频繁发布灾害预警 ,有的地方的受灾程度,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值。极端灾害天气频发 ,对城市的应急管理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

    可以看到 ,每逢极端天气来临,在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启动应急程序的同时 ,许多民众也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在各类社交媒体上 ,或是发布自己所处位置的天气和交通情况,或是把积水地段拍照上传 ,很多外卖小哥和快递骑手 ,也热心地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发到网上 。这些信息虽然零散,但对于公众了解具体地点的天气以及交通情况,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样的景象已经越来越多。在赞赏公众爱心和热心的同时,相关部门如何因势利导,及时将公众的零散力量整合到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中,充分发挥共享经济的作用 ,使得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更加适应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也成了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比如,目前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他们的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这类平台上集聚了海量的城市数据 。假如能切实利用这类数据,发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价值,显然能为应急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强大支撑,从而更好地应对社会公共安全问题 。

    将共享精神引入到城市应急管理中 ,不只是信息的共享 ,其本质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建设。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时代 ,新的技术应用已为社会广泛参与提供了巨大的支撑。比如,目前城市里的网约车平台企业 ,当城市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 ,就可以利用他们的平台系统,指挥调度车辆支援以及人员、物资转运。

    再比如,各大物流平台、相关产业与资源平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 ,将各类资源整合、共享 。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上,日本就通过大力发展自救、互助的应急体系,在灾难应对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已大大普及,这也为各类社会力量 、资源的发动、集聚、调度 ,以及构建广泛的应急管理网络 ,提供了更加有力便捷的支持。

    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 。尤其在法制法规以及行政机构方面,已经形成相对成熟、流畅的运作流程 。但如何优化行政力量“一枝独大”,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优势,搭建起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依然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说得更具体些,很多城市利用内部行政资源,实现了与相邻兄弟城市的应急联动。但在社会资源的共享利用上,尚存在明显短板 。而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 ,稳定安全的社会秩序 ,必须多方配合才能建成。故而,在用“共享”思维为城市应急管理做乘法上,很多地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徐冰(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资源

      暂无相关数据...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