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赢565net官网



  •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李煊烨:浅谈应急供电体系建设

    2019-8-20 10:25:24 人评论

      摘要

      该文通过对国内外重大停电事故进行分析 ,结合2017年8月中国南方电网对抗台风“天鸽”复电迅速的案例,提出应急供电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 ,包含事故前预警及准备 、事故中应急供电响应及事故后的电力系统重建。

      1引言

      自19世纪60年代后期,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起 ,人们的生活就与电力保障息息相关 ,一旦电力供应缺失,将会造成工厂停工,通信中断,建立在信息系统上的工作联系将无法进行,各种交通运输指挥调度系统也会停止运转 。煤、油、气 、水将难以为继,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同时,由于电力能源不便储存的特殊属性 ,维持电网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采取适当的设计和运行标准 ,避免电网频繁遭受破坏以及在受损前提下如何快速有效恢复电力供应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

      2国内外大规模断电状况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许多大面积停电事故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认真回顾这些大停电事件的同时,不仅应当看到各种原因的大停电将造成的后果 ,更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的原因有直接的、间接的、表面的 、深层的、设备的、人类的等多方面,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的重叠所致 。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酷暑引起电力急增、输电线事故引起并波及、扩大 、变压器警报故障引起输电线中断 、国际连线的连锁中断引起国内供电不足等。在电力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下,引起许多停电事故的原因往往带有普遍性 ,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破坏。大面积停电的大部分原因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 ,比如地震 、台风、海啸、冰雪等灾害。这部分的原因不能制止,但是可以预见并做出相应的响应程序。电力设备故障。电力设备是电能输送 、分配调度最为重要的设备 ,城市大面积停电有一部分原因是电力设备故障,这主要是由于供电单位没有重视定期检修及排查安全隐患引起的 。电力供需失衡 。当气候条件变化引起电力需求远远大于电力供应,将会导致电力系统不稳定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大面积停电后果。

      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于8月23日在广东珠海登陆后,迅速横扫广东多地 。在省会广州,经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的连续抢修,截至23日21:40 ,65778户受台风影响的用户已全部恢复供电。从8月23日晚至24日,南方电网公司组织超过5500人紧急抢修220千伏国珠甲乙线,连续10多个小时的通宵奋战后,全面恢复对澳送电能力 。此次台风停电事件中,供电公司响应及复电迅速,以下为南网相应的相应措施 。为尽快恢复供电,南方电网响应迅速,调配各地区人员驰援珠海 ,全力对停电地区进行抢修复电。除了以上车辆及飞机的投入 ,南方电网还首次在实战中应用了卫星专网、手机充电车等设备。同时南方电网还利用应急卫星专网 ,组建了具备视频会议、办公上网、自动化远动以及语音通信功能的应急抢修现场临时指挥部 。早在8月23日台风来临前夕,中山局物流服务中心已重点储备了抗风主要材料,充分做好了抗击台风“天鸽”的物资保障准备工作 。

      3供电企业及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议

      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严重影响社会的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只有电网稳定才能满足不同运行方式的供电需求并抵御大幅度的负荷变化等可能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以下是对供电企业的一些建议 。

      应急供电预防,应推进应急供电体系各方面建设,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停电事故的应急供电体系和运行机制 ,规范应急供电行为,提高应急供电能力。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检修电网,对于旧的输电网进行残存寿命评估并排查安全隐患,把防止电网瓦解破坏和大面积停电放在反事故措施的首位。在事故情况下 ,统一指挥事故处理,严格执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采取切机 、切负荷等措施,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应急供电体系建设

      在应急供电准备方面,应急推演系统应基于3D技术 ,实现突发大面积停电体验、模拟应急指挥、应急供电处置方案编制、应急供电预案推演、团队应急供电模拟训练等功能,满足电力行业各层次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的体验式应急供电管理培训、演练与教学需要。以演练为教材,化演练为资源 ,全面提高应急供电能力。应急供电演练的目的是可以在停电事故发生前发现预案的缺陷及应急供电资源的不足,从而全面提升各供电企业对停电事故的处置能力,检验各应急供电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应急供电演练体系分为三大区域 ,即应急供电救援基本技能培训 、应急供电特种技能培训、高科技应急供电技术培训及体验 。开展发电设备使用及维护、配网接入 、杆塔组立等基本技能培训。开展水上救援、无人飞行器操纵 、应急救援特种车辆驾驶、临时通讯网络组建等特种技能培训。利用现代高端科学技术,开展电力应急新闻发布、电力应急仿真操作、3D应急指挥模拟推演等技能培训,开展4D高仿真灾害体验,展示电力应急经验事故案例等。

      各供电单位应根据不同停电类型 ,视不同情况做好各种应急供电物资的准备 ,确保断电期间有电可用,不会严重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活与经济。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常态沟通联系机制,及时获取灾害预警信息。完善企业现有各类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整合利用相关信息 ,构成监控预警系统,从而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做好准备。应急指挥中心整合电网调度等内部信息 ,以及气象、舆情等外部信息,发挥应急辅助决策和指挥功能,同时与现场救援达到应急联动的作用 。以海德馨为例。海德馨应急智慧指挥平台,依托应急平台的视讯系统(文字 、语音、视频),调度现有装备及人员,并实现指挥中心与现场的实时对话 ,辅助领导决策 、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及应急通信处置效率 ,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社会和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如卫星通信、无线通信、有线通信、计算机通信等)与广播扩音、音频视频采集与处理、图像实时传输、通信调度管理等多平台的配置 ,随时随地与指挥中心联网 ,并通过多媒体进行互动,实现现场与指挥系统间的无障碍沟通。

      应急响应阶段 ,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电力部门根据停电等级 、停电范围、停电原因及时启动应急供电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应急救灾,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媒体影响公众舆论,通常是造成企业、社会不利态势或危机的起因 。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发布信息必须要及时、准确、全面,同时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心理感受,抚慰公众心理,依靠专业的力量设计公众心理抚慰方案,并落到实处,从而平息社会恐慌,避免舆论对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

      恢复重建能力也是应急供电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供电单位应在灾后进一步摸清电网设备受损情况 ,制订科学的抢修方案 ,第一时间调配抢修人员和设备修复受损的电力设施,并进行安全防护和监督,以防抢修过程中引发人身伤害事故;根据政府的灾后重建规划 ,同步跟进相应的电力配套建设规划,满足政府灾后重建的需要;进行电力安全隐患整治 ,确保电网安全可靠供电 。

      4结论

      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停电事故并借鉴2017年南网在对抗台风“天鸽”的举措,对供电企业提出了建议 。应急供电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和研究,电力企业规章制度 、应急供电演练体系 、应急供电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还只是其中一部分,以后还需结合电力行业及相应的支撑行业,研究如何建立一套更加快速高效的应急供电救援系统、完善全球应急供电体系的建设。


    相关资源

      暂无相关数据...


  • XML地图